MENU
新闻中心
NEW VARIETIES
联系方式
媒体报道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报道

【中国科学报】孕育一颗好果子

来源:中国科学报 作者:王方 2020-11-18 00:00:00 浏览量:

  一瓜一果皆关情。近年来,抗性无核葡萄、即食红肉猕猴桃、早熟樱桃、软籽石榴、多彩草莓、功能西瓜、薄厚皮甜瓜等瓜果品种日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。

  在近日举行的果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,记者了解到,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(以下简称郑果所)为代表的国家果树和瓜类领域重要的科技力量,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,实现“果业强、果乡美、果农富”而不断努力。

  果业支撑保障制度有待健全

  近20年来,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增长了近一倍,面积达2.4亿亩,每年产量约2.6亿吨,产值约2.45万亿元,居世界首位。消费更多高质量水果成为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指出,尽管我国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和积极成效,但果业现代化生产还远未实现,绿色、优质、营养、多样的果品和生态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,果业支撑保障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。

  “特别是支撑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还有很大差距。一些基础理论、核心关键技术、实用技术和产品还有待突破。”郑果所副所长、研究员王力荣举例说,果树育种方面,我国杂交育种起步比国外晚30~100年,种质利用率低、遗传背景狭窄,规模不够大、选育过程不够规范,基础研究与育种技术应用关联不够,育种的商品性不能很好对接市场。

  张合成表示,要认真开展果业发展战略研究,分析制约果业发展的难点、堵点、痛点和卡脖子领域,布局科研发展的重点领域。

  他提出,要以“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”为核心,建立世界一流的瓜果种质资源共享平台,支撑我国瓜果业科技创新和种业创新;要以丰富品种类型、培育特色品种为路径,不断提升自主培育品种在国内的种植比例,加快自育品种走向国际;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,不断提升果业生产标准化、机械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
  种质资源支撑现代果业

  收集保存种质资源8000余份,其中葡萄1400余份、桃1130余份、梨580份、苹果350份、樱桃200份、猕猴桃200份、石榴150份、西瓜甜瓜3000份……这个世界最大的桃圃和第二大的果树瓜类库(圃)就坐落在郑果所。

  种质资源是支撑现代瓜果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。多年来,郑果所科研人员不断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,牵头组建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,为果业科技原始创新、发展现代果业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  “我国果树产业经过70年的发展,已经从‘一穷二白’发展到建成较为完善的国家果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利用体系。”王力荣表示,我国果树新品种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外引进到内自强不断进步、从重产量到兼优质不断提升、从类型单一到多样化发展。

  一个品种改变一个产业,为打破国外品种垄断,丰富我国瓜果品种供给、优化产业结构,郑果所科研人员自主育成大量优质品种,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。其中,苹果品种走出国门,实现自育品种国际商业化开发;开创了红色梨育种先河,引领市场消费;选育出桃系列新品种 70 多个,推广面积占全国5%~30%以上;在国内最早开始西瓜甜瓜育种,培育的品种曾占国内种植面积的 70%。

  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

  科研人员在探索育种技术学科前沿上不遗余力。郑果所所长方金豹介绍,该所率先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行了果树多性状、复杂位点、高精度的基因发掘,发掘果树瓜类重要性状基因和位点100 多个,开发了苹果、桃、葡萄等树种重要性状的育种适用型基因芯片。

  例如,桃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了桃进化历史及人类活动对果树的影响,确定了桃 12 个重要农艺性状候选基因位点,为分子育种技术理论研究向实用化转变奠定了基础;首次构建了甜瓜西瓜全基因组变异图谱,揭开了甜瓜西瓜是如何变甜的科学谜底,为优异基因资源的研究利用和品种定向改良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  在果树研究领域,我国累计发表SCI论文世界排名第二。与此同时,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果园里、写在大地上。他们积极推广苹果、梨等省力密植栽培技术,促进传统栽培向现代模式变革;推动桃、西瓜设施栽培从经验式到理论指导式的跨越;通过开展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,创立了“一优二改三减四提高”的可复制易推广绿色发展新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