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组织架构
NEW VARIETIES
联系方式

地址:
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未来路南端

电话:
0371-65330981

课题组简介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组织架构 > 所属课题 > 果树种质改良研究中心 > 樱桃种质改良 > 课题组简介
查看全部课题

经郑果所几代人(黄贞光、赵改荣等)的不懈努力,40多年的研究和示范推广,首先解决了能不能种的问题,通过适宜栽培品种和砧木品种的筛选以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,将甜樱桃适栽区从传统的环渤海湾地区向南、向西推进1000公里,在陇海铁路沿线地区形成我国第二大樱桃产区,提出“改良(黄)纺锤形”、“直立中央领导干树形”等树体管理模式,提出“湿热指数(HHI)”的概念、定义和计算方法,用于指导产业区划,并为全国樱桃产业发展建言献策。

在此基础上,樱桃种质改良课题组,近二十年重点关注怎么种好的问题,甜樱桃良种的本土化改造,重点是樱桃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工作。目前,建立起国内收集保存樱桃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圃地,收集保存樱桃野生资源、栽培品种和砧木等樱桃种质资源600余份,承担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和国家园艺种质库樱桃领域工作,2011年出版著作《樱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》,2024年出版著作《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——樱桃》,为樱桃种质鉴定评价提供规范和标准,极大推动了国内樱桃种质的研究和利用;基于甜樱桃自交不亲和S基因型信息和SSR引物,建立甜樱桃栽培品种及砧木的分子鉴定技术方法,2020年制订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“NY/T 3641-2020 欧洲甜樱桃品种鉴定SSR分子标记法”,相关检测鉴定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,对外可提供商业化的检测鉴定服务(品种鉴定、纯度鉴定、S基因型鉴定、亲本鉴定等),为维护樱桃种业健康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。建立起系统的甜樱桃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和平台,系统解决了甜樱桃杂交种子成苗率低的技术难题;培育获得甜樱桃新品系300余个,先后培育审定‘睿祥(明5-5)’、‘睿贤’、‘春露’、‘春晖’、‘春雷’等甜樱桃新品种十余个,并获得植物品种权保护,彻底扭转结束了我国中西部暖温带地区甜樱桃良种匮乏的局面,推动了甜樱桃良种本土化改造进程和产业发展;甜樱桃砧木育种也取得重要进展,通过樱桃砧木品种的倍性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,培育获得十多个砧木优系,开展区域评价和申请植物品种权保护。系统解析了甜樱桃果实大小、颜色、酸度和硬度等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,在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》、《Physiologia Plantarum》、《Plant Science》、《Scientia Horticulturae》、《园艺学报》、《果树学报》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,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。建成我国在樱桃资源研究、品种培育、育种理论方法创新和良种示范繁育推广的重要基地,推动了我国甜樱桃良种的本土化培育、品种更新和产业发展。

课题组联系方式:0371-65330965(办)